201 云篆天书-《主播别装,我都看到你摸金符了!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当初,两人从唐都出发,一人往东,一人往西。

    袁天罡长李淳风几岁,而且成名较早,跟武家又是早有交情。

    就故意在路上耽搁了一些时日,没想到,还是比李淳风早一步找到了后来的乾陵所在地-梁山。

    于是,他便在这里埋下一枚通宝为记号。

    等到李淳风来到这里的时候,也发现了这处吉壤,于是拔下自己道簪插进土里。

    最后,一枚道簪扎在一枚铜钱上,两人共同选定吉壤这件事一度被传为美谈。

    其实,李淳风早在自己拔下道簪,插进土里的那一刻就知道,自己晚到了一步。

    在到了“二圣”面前,便是落了下风。

    于是,李淳风便将自己回乡发现一处上佳吉壤的事情,告知了武则天的亲信。

    武则天得知此事后,立刻着手秘密派人前去探查,最后得知,这里居然是西周时期,周公旦为吕尚建立的衣冠冢。

    这里不但发现了“青州鼎”,还有一个周公旦昭示天下的鼎器铭文:

    上面写明了周公旦亲自从镐京赶往西岐为吕尚主持大典的缘由。

    当时西周建立不久,武王姬发英年早逝,将天子之位传给了儿子周成王。

    成王年幼,周公监国,帮助侄子处理政务,虽然问心无愧,可还是少不了各种风言风语,说他功高盖主,有取而代之的心思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又传来齐国国君吕尚亡故的消息。

    吕尚与周公是武王的左膀右臂,而且两人的封地一个在齐一个在鲁,算是邻居。

    但是周公常年镇守镐京,他命儿子伯禽前往齐国凭吊。

    自己赶回西岐主持吕尚衣冠祭祀的大典,以“青州鼎”为祭品随葬。

    “九鼎”缺其一,即便登基坐殿也名不正言不顺,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告诉世人,自己没有不臣之心。

    后来周公旦的所作所为也的确如他所说,辅佐周成王,鞠躬尽瘁,直至成王长大之后,周公旦还政,返回了自己的封地。

    武则天对此深以为意,命亲信占据了这里。

    并就此找了个借口,让高宗可以疏远袁天罡,重用李淳风。

    最后,失意的袁天罡只得辞官回乡,远赴阆中,走的时候还给李淳风留了一封信,嘱咐他在风云突变之时再打开。

    就在李淳风春风得意之际,传来高宗驾崩的消息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