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罗士信将军的墓在什么地方。” “启禀太子殿下,罗士信将军的墓地在幽州城北门外。” “哦!”第二天一大早,李建成在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带领下,来到了罗士信的坟前,只见罗士信的坟墓虽然规格不是太大,但是,整体布局庄严肃穆,石头侍卫和石马都有,而且整个坟堆连一处杂草都没有,看的出来,是被人精心布置整理过的。李建成点点头,来到了罗士信的墓碑前——大唐燕山郡公,罗士信之墓。李建成抚摸着墓碑: “士信贤弟,你为我李唐守卫疆土,却想不到英年早逝,连个后代都没有留下,放心吧!士信贤弟,只要有我李建成在,你的春秋二祭,永远都不会有人忘记的,还有,你的事迹一定会被人传颂的。”离开了幽州之后,李建成一路前行,又来到了赵州之地: “臣赵州刺史,陆元祥参见太子殿下。”李建成看到路边的象征着赵州地界的赵州路碑。 “陆大人,本宫此来赵州,一方面是为了体察民情,另外一方面,本宫久闻赵州桥之名,今日此来,就是来看这赵州桥的,还有那位建造赵州瞧的李春先生。”听了李建成的话后,陆元祥有些踌躇了。看到陆元祥的反应,李建成有些奇怪: “怎么了,陆大人,是有什么问题吗?”陆元祥哆嗦了半天,来了一句: “启禀太子殿下,赵州桥尚在,只是这李春先生……” “嗯!李春先生怎么了?”李建成抓住陆元祥的肩膀问道,陆元祥吞吞吐吐的说道: “殿下……殿下……因为李春先生只是一届工匠……而且……而且……由于当初战乱……李春先生……李春先生……年事已高……所以……所以就在我军……我军光复赵州之前,就……就……已经……已经由于……由于贫病交加……已经病逝了。” “啊!什么?”李建成的心中满是遗憾——哎!当世名匠,原本,在后世的时候,李建成就是李春的粉丝之一,如今好不容易来到了这个时代,却还是无法与自己的偶像聚首。李建成心中只有暗中叹息一声。陆元祥看着李建成的脸色,在旁边暗中劝道: “太子殿下,如今赵州桥尚在,要不要前去看看!”李建成点了点头。李建成又来到了赵州桥的面前,相比于后世赵州桥的桥壁上刻满了人名诗句、桥洞和桥身里面布满了青苔,现在的赵州桥是那么的古朴,那么的奇迹。赵州桥与别的拱桥不同,首先李春创造性地采用了圆弧拱形式,使石拱高度大大降低。赵州桥的主孔净跨度为37.02米,而拱高只有7.23米,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:5左右,这样就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,桥面过渡平稳,车辆行人非常方便,而且还具有用料省、施工方便等优点。当然圆弧形拱对两端桥基的推力相应增大,需要对桥基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。拱肩进行的重大改进,把以往桥梁建筑中采用的实肩拱改为敞肩拱,即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,靠近大拱脚的小拱净跨为3.8米,另一拱的净跨为2.8米。这种大拱加小拱的敞肩拱具有优异的技术性能,首先,可以增加泄洪能力,减轻拱可洪水季节由于水量增加而产生的洪水对桥的冲击力。古代佼河每逢汛期,水势较大,对桥的泄洪能力是个考验,四个小拱就可以分担部分洪流。大大降低洪水对大桥的影响,提高大桥的安全性。敞肩拱比实肩拱可节省大量土石材料,减轻桥身的自重。据计算四个小拱可以节省石料26立方米,减轻自身重量700吨,从而减少桥身对桥台和桥基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,增加桥梁的稳固。第三,增加了造型的优美,四个小拱均衡对称,大拱与小拱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,显得更加轻巧秀丽,体现建筑和艺术的完整统一。第四,符合结构力学理论,敞肩拱式结构在承载时使桥梁处于有利的状况,可减少主拱圈的变形,提高了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。更加让李建成惊奇的是,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方法,一般比较长的桥梁往往采用多孔形式,这样每孔的跨度小、坡度平缓,便于修建。但是多孔桥也有缺点,如桥墩多,既不利于舟船航行,也妨碍洪水宣泄;桥墩长期受水流冲击、侵蚀,天长日久容易塌毁。因此,李春在设计大桥的时候,采取了单孔长跨的形式,河心不立桥墩,使石拱跨径长达37米之多。这是中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。看着赵州桥,理解爱吃南横不有的叹息道: “此桥真是巧夺天工,天下独有啊!”陆元祥听到李建成的称赞后,马上向李建成自夸道: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