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六章 起步艰难-《人生一串》
第(2/3)页
冬子解围后,李雯高兴起来:“对嘛,冬哥还是那个冬哥,我就喜欢你这个实在的样子。”
“喜欢”这个词,从李雯嘴里说出来,燕子的心像被扎了一下。李雯估计也意识到了,赶快解释到:“燕子,莫多心,我、小简、冬哥,我们三个是哥们,喝过酒拜过把子的。”李雯拍了拍燕子的肩:“放心,啊。”
李雯跟燕子说了一堆悄悄话,冬子知道,女人们的话,男人不宜,所以,她们说的什么,也不知道。
李雯说了一会,站起身:“冬哥,小简在准备大事,我也要走了,今天中午,我们两家人要吃饭。”
这还真是个大事。他们两家人吃饭,在湖北这边的风俗,那就是要定日子,准备结婚了。在这样重要的日子,她专门来看冬哥,果然是李雯的风格。
“定好了日子,打个电话。”
“必须的,我刚才问燕子了,你们两个居然。”李雯偷偷看了看椅子那头的燕子父母,用手把口掩了掩:“嗨,你们够资格,希望保持。伴郎伴娘已经定了,这任务,你们得完成,要不然,这钱我就拿回去了。”
留下一脸懵的冬子,李雯站起来就转身走了。
燕子与冬子要送她下楼,她朝后摆了摆手,加快了脚步。燕子回头看了看冬哥,冬哥提醒到:“燕子,你看她的背影。”
燕子突然觉得好熟悉。等李雯下楼离开后,燕子妈在后面说了句:“从背后看,她长得跟我们燕子一模一样的。”
燕子突然明白过来:“冬哥,有这原因?”
冬子点了点头,然后把燕子扯到一边,详细给她说了,自己与李雯与小简过去的故事。此时,燕子才明白,李雯为什么说“他是他我是我”,原来,哪怕找到任何与自己相似的东西,冬哥都会把她当成亲切的感觉。
这是真爱了。
“哎,你们说的啥,李雯说我们有资格,要保持,是什么意思?”
“我们女人说的话,你何必问呢?冬哥,苦了你了。”
冬子还是不太明白。当然,他只需要知道,燕子是爱自己的,这一切都够了。
其实,李雯是悄悄问过燕子,他们俩有没有过那种关系,燕子说没有,倒把李雯吓了一跳。两个人相爱到这种程度,令李雯羡慕不已。
李雯送来了两万块钱的红包,燕子父母此时对冬子更加刮目相看了。以他们多年的社会经验,看一个人,就看你的朋友是什么样的。你朋友对你好,说明这个人的为人,差不了。你朋友出手大方,说明你就不会太困顿。
冬子突然想到,自己应该多关心李雯几句的。他们两家人吃饭,小简的父母冬哥认识。但李雯是没有父亲的,她母亲回来了?或者,就是她姑妈一家,代替了她的家人?这也是个苦命的人,幸好遇上了小简,小简这人太靠谱了。
爷爷终于出来了,亲自主刀的教授出来,给大家介绍了病情。手术很成功,但如前所料,他需要较长时间恢复,这段时间,还有几关要闯。比如感染关,愈合关,康复关,哪一步都需要精心照顾。
冬子的表态很是坚决,只要有利于恢复的,不要怕药贵,只要需要,就往上用。教授有些怀疑地问燕子妈:“这位是?”
“女婿娃,他说了算。”燕子妈脱口而出,教授笑了。“你女儿女婿都是好人,好人归到一家了。”
其实,当燕子妈把自己称为女婿时,还说自己说了算。冬子有些不好意思来,毕竟,自己还没跟燕子打结婚证,就这么快,得到承认了。
燕子爸的考虑更长远些。
“冬子,你们现在用这么多钱,以后生意咋做呢?”
“没事,叔叔,你也看到的,我朋友都是有钱的人,找他们借点钱,开个张没问题。钱是小事,我们能行。”
“钱是小事”这句话,燕子爸一生都没做到,从来不敢这么说。眼前的年轻人,哪里来的这么大勇气呢?如果钱是小事,那天下就没什么大事了。
带着怀疑的心情,燕子爸内心是比较沉重的。但是,看到燕子与冬子轻松的样子,又不敢把这种沉重表现出来。
爷爷醒后又在问,要花多少钱。燕子骗他:“没多少钱,我说一万,你信不信?”
“我不信,你总在骗我。”
“那就两万,没多少钱,我们挣的钱,多得很呢。”
“燕子啊,爷爷这病,把你们拖累了啊,真不该治的呢。古人有句话:老而不死之谓贼,我是个强盗呢。”
“你怎么这么没志气呢?不是要看着我结婚的呢?不想了吗?”
“不是啊。你奶奶只活了六十几岁,我比她多活了十多年,就已经赚了啊。我父母都是六十几岁死的,我这多活了这些年,就已经不应该了,还要拖累后人,不要脸呢。”
“爷爷,你这就不对了。自己答应的事,哪有反悔的?况且,我还没结婚,你任务还没完成,不能随便走,对不对?”
“孙女婿好啊,爷爷看到了的,也就放心了,还要求什么呢?”
“爷爷,现在我们要富给你看,要幸福给你看。哪怕就是有一天,你到那边去了,跟奶奶好汇报呢,对不对?说你孙女幸福着呢,吃的啥住的啥用的啥。你要没看到,不是白活了这些年吗?”
这话说得透彻,爷爷终于笑了起来。“对了,你奶奶估计也要挂着你呢,我得多看看,好跟她说。”
除夕这天,爷爷也摆脱了只能吃流食的状态,冬子下决心,要办一桌好饭菜出来,像当年父亲在时一样,做一套湖北最传统的团年饭来。
由于没有冰箱,采购材料必须是当天的,冬子跑了好几个地方。燕子妈坚持要过来帮忙,但燕子阻止了。“那地方只有一个电磁炉,人多了没益,反而添乱,你就别去了。”
“阿姨,以前都是你做团年饭。我家有个传统,以前都是我爸做。现在,你让我保留一点我家的老传统好不好?今后的年夜饭,都由我来负责,你们只管提意见就行。”
燕子妈还要坚持,被燕子爸劝到:“人家冬子话说到这种份上了,就承他这一片心吧。看这样子,以后,这个家,你就再也做不了主了,让他们年轻人做主吧。”
这相当于从程序认定,冬子成了全家人的柱子了,对冬子来说,是一种责任与光荣,对燕子来说,这是一种骄傲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