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二章 十足的偏心-《农家科举之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大齐和大魏本是一国,所以大哥和小弟之间,感情颇深,而本宫......”

    他叹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“本宫有自知之明,况且,即便小弟重视这份兄弟之情,本宫也无颜开口。”

    太子毓贞,皇后嫡子,出生受封太子之位,骨子里便带着一份尊贵。

    如今,权利被下,手中无兵,落魄自此,便不想让人怜悯,可怜。

    “伐金一战,大哥把虎符给小弟,两人是过命之交,而本宫这个二哥,不过是有点银子,让小弟看重两眼,如今各方打点银两所剩无几,便连最后一点用都没有,何必再自讨没趣。”

    终究是隔了一层的。

    毓贞心想。

    熹帝和小弟之间,三天一封信,从未间断。

    而自己在大魏久居,两人却少有见面。

    “情分这东西,实在太过寡淡。”

    他摇摇头,只觉得心中憋闷,又说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等去了封地,若是小弟需要银子急用,便给她凑凑,别马上拒绝,本宫来想办法。”

    说完,他又觉得不妥,苦笑一声。

    “本宫这二哥,当的实在没用,如今,还强撑着面子,不忍断了这份兄弟之情,你说本宫,是不是疯了。”

    他握紧她的手,声音艰涩。

    “得来不易才知弥足珍贵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,让宜欢泪再也止不住,落了下来。

    她是懂他的。

    这十载,她都懂他的隐忍。

    当初,元后生下毓贞,挣来太子之位,正宫皇储人选,身份尊贵,无人非议。

    但偏偏,元后老来得子,生了相差十岁的蔺王。

    两位嫡子,说一碗水端平那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更何况,生蔺王几乎去掉元后大半条命,自然是疼到骨子里,要什么给什么。

    太子自小承袭帝王之道,极为懂事知礼,而蔺王,则截然相反。

    会说话,会哄人,自小为人处世都是极为通透,性格张扬,做事雷厉风行,与沉稳有礼的毓贞相差甚大。

    但偏偏元帝和元后宝贝的不得了。

    即便自小蔺王对着兄长不敬,也多是一句:

    你是兄长,就该让着弟弟。

    更为可笑是。

    太子毓贞手里的兵权,也被元后这一句你弟弟喜欢,剥夺而走。

    实属荒谬。

    更别说原先的太子党。

    两人都是一母所出,正宫嫡子,更别说再加上蔺王野心极大,从未掩饰,朝堂更是全数倒戈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