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听得此言,李世民有些微愕地朝着这位十分擅长于谋算的房玄龄看过去。 “卿此言何意?” “陛下,臣原本对于我大唐将那禄东赞留唐侍于陛下御前,只有三成把握,可是现如今……” “有了这位心怀复国之志,同样也是使节团成员的豪商尼玛。” “臣,至少了了七八成的把握,毕竟那位心怀象雄复国之志的豪商尼玛,定然不乐意得见吐蕃日益强盛。” “若是将那吐蕃宰相禄东赞滞于唐,对于吐蕃国主而言,那绝对如同斩其一臂。” 程处弼看着这位侃侃而言的房大相爷,难怪会被称为房谋杜断,这位房伯伯果然很擅长谋算。 而且他的想法,倒真与自己不谋而合,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,不外如是。 程三郎欣慰地微微颔首,而大唐天子,也同样被房玄龄的这番话所打动。 眯了起来的两眼里边,寒芒闪烁不定。好半天,李世民这才把目光投向了程三郎。 “贤侄,方才你房伯父之策,你以为如何?” “叔叔,小倒觉得此策大善,那尼玛本就对吐蕃心怀不满。 若是我们愿意给吐蕃找麻烦,他肯定会乐见其成,甚至是会主动的自告奋勇出手。” 程三郎也觉得好,而房大相爷也觉得有搞头,最是擅长于集思广义的大唐皇帝陛下自然不会吝啬于试上一试。 原本就想让程三郎出手,争取把那禄东赞给留下来,现在发现不但可以将禄东赞父子留下。 居然还能够有了一条路,可以给那高原之上的吐蕃上眼线,利用那不乐意屈服的象雄国牵制吐蕃。 如此一来,大唐西北地区来自于南面的威胁,则会削弱了许多。 甚至大唐可以借象雄国之手,让那高原之上重新回到双雄对持的局面。 看到精神抖擞的大唐皇帝陛下还有大唐名相,在跟前很有精神的嘀嘀咕咕。 而这一切的源头,就是源于亲二哥脚汗浸泡过的那封伪造血书。 不管怎么说,自己这么干,为的还是大唐,希望大唐能够繁荣富强,希望削弱那些对于大唐疆域与百姓心怀叵测的周边诸国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