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今日犬子思文总算是说了句实话,说是齐王殿下你不准备在那青州大都督府久驻,而是准备前往登州?” “所以老夫特来拜会殿下,到底是什么意思,是陛下有手谕,还是说,殿下另有心思?” 看到这位老谋深算的长史单刀直入,李恪尴尬而又不失礼貌地一笑,目光一转,落在了身边的程三郎身上。 意思相当的明确,处弼兄,来来来,赶紧给这位老阴货说出一个过得去的理由。 程处弼先是笑眯眯地给这位亲爹的老友满上了一杯茶水递了过去,这才解释道。 “叔父,其实事情是这样的,叔父你乃是我大唐赫赫有名的名将,这青州大都督府,能有你老人家坐镇的话。” “青州诸州县,必定能够安如泰山,如此一来,我等年轻后辈,留在这里,着实寻不着什么建功立业的机会。” “所以啊,小侄跟殿下商量过,与其呆在那青州之地闲到蛋疼,还不如到那登州去发展发展。” “别给老夫尽扯些有的没的,你就说清楚,去登州做甚?” “叔父,我们去登州,当然是为了朝廷效力……” 李绩直接就乐了,抚着长须,斜了一眼李恪这位化装泥雕木胎的顶头上司,目光再一次落回了程三郎身上。 “登州也属于是青州都督府治下没错,可是那里地处沿海,向来无甚大事。 你们那么一大帮子的人,全蹿过去做甚,莫非,觉得就凭着手里边这几千人马,就想去试一试那倭国的斤两不成?” “呵呵,老夫劝你小子最好死了这条心,倭国虽然比不得我大唐国力,可是在我大唐周边诸国中,国力也不算太差。” “据之前兵部职方司的情报,以及从那些遣唐使处所收集来的消息,倭国约有五六万兵马,战船千艘。 即便这个数字有些夸张,哪怕是给他们打个对折,那倭国也得有三万兵马。 至于倭国的那些所谓战船,在老夫眼中,简直犹如舢板一般,可终究蚁多咬死象,数百艘加起来也不可小觑。” ##### 看到这位足智多谋的大唐名将的分析,坐在上首的齐王李恪。 此刻就像是一只正在啄米的小仔鸡,脑袋不停地上下摆动不已,仿佛也觉得这位英国公分析的相当到位。 第(2/3)页